日期:2011-10-48 星期二 天氣:
前幾天有在電視新聞和登山補給站的山難版有說到有位林姓的女攝影家
獨自到忘憂林區去拍攝風景!由於已經3天沒有下山了,於是家屬趕緊報案
並且發動搜尋,遺憾的是昨日尋獲時林姓女攝影家不幸已經疑似失溫而往生了!
http://www.keepon.com.tw/ActiveSite/Message/One.asp?MessageID=106195
據悉這位林姓攝影家獨自登山然而是沒有攜帶任何的裝備就冒然進入山區去從事
攝影.可能是天黑或是迷路導致無法當天晚上下山而失溫造成年輕的生命從此消失
了!小弟本身也是和這位女攝影家一樣喜歡背著單眼相機到處趴趴走.然而我更為
了解登山是有風險的,即使是近郊的郊山也是不能夠等閒小看的!
小弟從以前多次在山區裡頭搭設帳篷過夜的經驗,夜晚的山區氣溫不僅是低而已,它還
伴隨著濕氣使得周遭的冷空氣用鼻子呼吸都會冒煙哩!所以你們就能夠知道氣溫有多
麼的低了.更何況又有陣陣冷颼颼的風將身體上的氣溫帶離,俗稱風寒效應.然而帳棚
是屬於密閉式的可以將室內的溫度和外界做隔離而保暖.但在秋冬季節時即使用睡袋
睡覺時,在半夜3~4點時還會冷的發抖呢!何況是沒有此帳蓬設備的林姓攝影家身上沒
有足以禦寒的裝備裹身,很難想像一個女子如何抵擋的住半夜寒風的侵襲!
強烈建議如果要在山區裡頭進行任何的活動時,一定要攜帶該帶的登山裝備與備糧,無論
它們是多麼的熱門!有登過山的人應該都會知道哪些裝備,最起碼的不外乎是:頭燈(準備
摸黑下山時和搭建緊急露宿棚時).打火機和登山小火爐(煮食和起營火燒柴取溫暖時).細
的尼龍塑膠繩(搭建緊急避難帳用).地布(搭建成^型成避難帳擋住風和雨).緊急備糧-餅乾
.有了這幾樣裝備的話就足以暫時性克難的保住一夜了.如果有小型折疊式鋸子的話就更為
方便於搭建緊急避難帳和起營火了.(強烈建議攜帶)
一般會出事不外乎是迷了路時心慌意亂而自亂了陣腳自己嚇死自己!不是四處亂闖找尋出口
徒增浪費體力就是失足摔死,鮮少有被毒蛇猛獸咬死的.從登山補給站就可以看出端倪了.(虎
頭蜂就要另當別論了).曾經有次獨自登的郊山還是熱門的石筍尖,出門的晚又等待666的公車,
抵達薯榔尖2號坑登山口時時間是11點多了,先行登薯榔尖下來後又繼續爬登石筍尖.是由北面
爬登號稱最危險的路段,因為午後此面經常起霧如果又遇上下雨的話那是更加的危機從從.
好死不死的起霧和下雨這兩樣都被我遇上了,結果就因為要登上黃帝椅的那一段木梯已經是腐蝕了
,因為此區濕氣頗重而且也鮮少有山友從這裡攀登,以至於沒有維護.就差這麼的臨門一腳的,想了想
最後還是放棄了!想說下次再從青硐煤礦場那裡登也行!沒有必要把老命給拼了...!當一路返回登
山口的路上因為是冬天所以天色暗的快,吹的風又是該死的東北季風,此時又下起雨來了山區裡的氣
溫降的比你我想像的來的快.還好我該帶的裝備一樣都不會少.雨衣穿上,帽子和頭燈戴上,經過魔神
仔洞時(當時是為了方便礦工搬運煤礦所挖掘的捷徑),想在這裡煮食和過夜哩!因為當時的雨勢還不
小,隔天又是星期日,所以才有這樣子的打算啦!
剛好內人狂Call手機問明狀況要我能夠的話就儘量能夠當晚回家,以免她擔心個整夜.所以只好慢慢的
頂著還算明亮的頭燈慢慢走到一坑登山口再走到青硐火車站的廁所清洗一下身上的汗臭味和淤泥.當
時洗的時候身體冷的還會發抖呢,更何況在山區裡頭的氣溫是可想而知了!沒有多久就聽到火車的鳴
笛聲趕緊的進入月台跳進這到八堵的末班車.
今天如果要是林姓女攝影師中縱使是沒有攜帶裝備而也有採取臨危不亂的措施,先行找尋避風處和收
集茅草之類的塞入衣服裡保溫和做好保持體力(當晚沒有吃飯還不至於餓死),和維持保溫的動作的話,
也就是說還是會有一線的生機的!在登山補給站也有很多迷路的山友應處置得當而獲救的例子哩!
最後在這裡僅祝福這林姓女攝影家在天堂也會是個稱職的攝影家,阿彌陀佛...!
留言列表